2016届5班
1、班级荣誉:
第一周获得:卫生红旗
优秀寝室: 男寝113 寝室长:李远泽 成员:刘伯轩 孙建文 李泽宇 高鹏达
2、优秀学习合作小组前三名:
第一名 第九组 组长:赵宇迎 成员:辛 玥、李 莹、王思雨
第二名 第十一组 组长:戴 维 成员:于博微、马宁翊、冯敬愉
第三名 第六组 组长:李远泽 成员:于仕龙、安炳旭、李希栋、孙建文、孙铭阳
3、优秀小先生:
语文:孙建文 数学:姚铭泽 英语:辛 玥、孙雨溪
物理:胡义明 化学:姚铭泽 生物:海兆轩、张钰哲
4、表扬与感谢
感谢语文课代表孙建文、史雨晴为大家批改语文诗词
感谢英语课代表辛玥、孙雨溪带领大家读课文
感谢卫生委员张钰哲管理班级卫生
感谢廖书漪同学为大家充值饭卡
感谢戴维、于仕龙、李希栋同学协助老师管理班级纪律
感谢孙浩同学为班级管理电脑
感谢所有班干部为班级的更美好做出的贡献
5、班级大事小情:
本学期的前两周大家进行了两次考试,一次是衡水统考,一次是东北三校联考。这是同学们第一次进行理科综合的考试,相信大家都能通过这次考试获得到更多的经验。
6、班主任寄语:
最后一个寒假过去之后,同学们的成绩都有了质的飞跃。希翼在最后的九十天里,大家能调整好心态,以积极饱满的热情冲刺高考!
2016届6班
1、 班级荣誉:
纪律红旗、宿舍红旗
2、 优秀寝室:
女寝209寝室长:李洁心 成员:张馨文、高思雨、周雨晴、朱贺琪、冯藜馨
男寝226寝室长:李东昊 成员:王广建、范敏行、朱旭冰、王 健
3、学习小组前三名:
学前周:第一名:第1组 组长:李东昊 组员:周世维、刘建华、王 健
第二名:第7组 组长:杨智开 组员:朱贺祺、王广建、张馨文
第三名:第8组 组长:蒋金宏 组员:尹翔鸿、汤 晨、冯藜馨
第一周:第一名:第1组 组长:李东昊 组员:周世维、刘建华、王 健
第二名:第8组 组长:蒋金宏 组员:尹翔鸿、汤 晨、冯藜馨
第三名:第4组 组长:崔宴铭 组员:卢俊婷、刘 逸、许婧慧
4、各科小先生:
语文:许靖慧 数学:王 健
英语:朱明轩 生物:李东昊
5、感谢:
感谢值周班长周世维、王健、刘建华、许靖慧同学管理班级纪律并检查眼保健操;
感谢多媒体负责人王广建同学管理班级多媒体设备;
感谢生活委员王思远同学负责充值饭卡;
感谢英语课代表刘逸、周雨晴同学带领全体同学英语早读;
感谢语文课代表许靖慧、尹翔鸿同学带领同学朗读古诗文;
感谢刘建华、周世维同学负责家长一封信的信息收集工作。
6、大事小情:
(1)周二发布东北三校联考考试成绩。
(2)周三召开班会,対一模两次考试进行全面的总结分析。
(3)将于四月初举行高三二模考试。
7、班主任寄语:
任何一颗心灵的成熟都必须经过寂寞的洗礼和孤独的磨练。
2016届7班
1、小先生风采:
语文:刘慧新 数学:于潇晴 英语:王博文
物理:邢俊炜 化学:刘峻伯 生物:张克鑫
2、优秀小组:
三组: 组长:黄文枘 组员:郭盛洋、耿子涵、宋嘉星
八组: 组长:于心如 组员:张梓健、刘慧新、刘欣钰
五组: 组长:王星迪 组员:魏镜霖、李振轩、刘子逸
十一组:组长:高本华 组员:刘桓伯、孙子涵、马晓文
十组: 组长:崔琳珊 组员:袁菲菲、李欣桐、吴颜倬
九组: 组长:张远修 组员:董赜铭、曹 盈、孙天琪
3、 班级大事小情:
感谢崔琳珊、郭小玉同学领同学们进行英语早读;
感谢刘慧新、张瑜书同学领同学们进行古文朗读;
感谢李振轩、翟明宇同学为班级抬水;
感谢于心如同学为班级播放歌曲;
感谢于潇晴同学检查眼保健操;
感谢刘欣钰、刘峻伯同学管理班级纪律;
感谢张远修同学管理班级多媒体设备;
感谢聂佳欣同学为同学们写课程表;
4、班主任寄语:
一模考试已经结束,大部分同学取得了进步,未取得进步的同学应当积极努力,加强基础的巩固,为二模考试做好准备。
2016届8班
1、班级荣誉:
第一周获得:宿舍红旗、纪律红旗、卫生红旗
优秀寝室: 女寝101 寝室长: 郑惠文 成员:王彤彤、李西祚、赵红棉
2、优秀学习合作小组前三名:
第一名 第5组 组长:孙 悦 成员:孙佳怡、肖 潞、赵欣莹
第二名 第4组 组长:乔天洋 成员:郑惠文、任文佳、贾皓翔
第三名 第2组 组长:张闰祎 成员:张 丁、王彤彤、孙湘宜
第三名 第9组 组长:田佳鑫 成员:孙佳鑫、李西祚、刘蕴霆
3、优秀小先生:
语文:田佳鑫 数学:钟政涛 英语:张闰祎、江海伦
4、表扬与感谢:
感谢王洋洋同学及时关闭卫生间灯
感谢李彦霖管理班级电脑
5、班级大事小情:
一模结束,同学们进入紧张的学习生活。距高考不到100天,希翼同学们坚持到底,奋战最后的冲刺阶段。
6、班主任寄语:
一模考试已经结束,希翼同学们不要气馁。二轮复习是综合训练查漏补缺的阶段,应该稳扎稳打,以平常心态应对平日的复习和每次考试。百日冲刺,胜券在握!
【家教园地】
高三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三是紧张而且充满挑战的一年。当同学们满怀信心,准备迎接挑战的时候,除了知道自己这一年该怎么做,还应该知道自己不该怎么做。
(一)忌“多而不精,顾此失彼”。许多同学为了在高考中领先于其它人,总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要比别人学得多,这无疑是件好事。但他们最后所采用的方法却往往是对他们最为不利的,那就是:购买和选择大量的复习资料,花去比别人多得多的时间,没日没夜的做,精神非常可贵,毅力非常惊人,其效果却让他们自己都非常伤心失望。其实,这样的同学犯了很多科学性的错误,却不自知。
1、高中阶段所学的常识具有一定的范围,再多的复习资料,也只不过是这一范围内的常识的重复和变形。你所做的很多题目都代表相同的常识点,代表相同的方法,对于那些你已经掌握的常识、方法,做再多的题目还是于事无补,简单无聊的重复除了使你身陷题海,不能自拔,耗尽了你的精力不算,还使你失去了信心,因为你比别人努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2、每一套复习资料都经过编写人员的反复推敲,仔细研究,都很系统地将相应的常识点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融会于其中。所以同学们只要研究好一两套具有代表性的复习资料,你该学的一定都能学到,该会的都能学会。
3、不能太贪心,这本资料也好,那本资料也不错,好的资料太多了,同学们的精力是有限的,而题目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精力去做无限的题目,永远没有尽头,必然导致你对每一套资料都没有很好的完成,都没有系统地研究,反而会因为各种资料的风格、体系的不同,而使你的学习失去全面性、系统性,多而不精,顾此失彼,是高三复习的大敌。(李森做题的例子)
(二)忌“学而不思,囫囵吞枣”。导致很多同学身陷题海,不能自拔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而不思”,题目是常识的载体,有的同学做了很多题目,却仍然没有明白它们代表同一常识点,不但不能举一反三,甚至举三不能反一,其真正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养成思考、总结的习惯,他们知不足,却不知为什么不足。比如,大家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再加上大家自己的注解,就愈读愈厚,大家自己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是这个过程主要是记忆和接受的过程。‘学’并不到此为止,‘懂’并不到此为透,所谓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东西来。这充分说明了思考再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三)忌“好高骛远,忽视双基”。很多同学都知道好高务远对自己没有好处,但却不知道什么是好高鹜远。有的同学由于自己觉得成绩很好,所以,总认为基础的东西,太简单,研究双基是浪费时间;有的同学对自己的定位较高,认为自己研究的应该是那些高于其它同学的,别人觉得有困难的东西;有的同学总是嫌老师讲得太简单或者太慢。其实,这些都是好高鹜远。最深刻的道理,往往存在于最简单的事实之中。一切高楼大厦都是平地而起的,一切高深的理论,都是由基础理论总结出来的。同学们可以仔细地分析老师讲的课,无论是多难的题目,最后总是深入浅出,归结到课本上的常识点,无论是多简单的题目,总能指出其中所蕴藏的科学道理。而大多数同学,只听到老师讲的是题目,常常认为此题已懂,不需要再听,而忽略了老师阐述道理的关键地方。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双基,千万别好高鹜远。
(四)忌“漫无目标,得过且过”。一个人如果没有人生目标,那么他的人生将失去意义。一个高三学生,如果没有学习目标,那么他就难取得进步。很多同学,从来不去想,怎样发展自己的强项,怎样弥补自己的不足,从来不知道为自己分别制定长期和短期的学习目标,只知道老师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布置了作业就做,发了试卷就考(这是最基本的,知道这些的同学还是不错的,有很多同学这也不做),可是有了问题却不问,有了错误不主动弄清为什么,甚至于有的同学会认为,做作业是因为老师要检查,要不连作业都不做。这样的同学,很难有大的成就,原因就在于,他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没有内在的动力,就没有努力的方向,也因此而导致他们对一切事情都只会被动应付,得过且过。陈景润之所以成为数学界的泰斗,是因为他上中学时就确立了攻克“哥得巴赫猜想”的目标。所以,制定合理的目标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一切盲目的行动,多半会以失败告终。
辽宁省实验中学营口分校高三年级组
2016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