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6班
1、 本周我班获得宿舍、优秀寝室两面红旗。
2、 优秀寝室:女寝221 寝室长:苏子涵 成员:李卓奕、吴铭涛、蔡苏宇、孙卓群、李璎同
3、 三模后,在东光老师带领下,我班同学认真研究答案并进行估分。
4、 周四晚上,我班征集班级趣闻轶事、班级经典语录,同学们积极提供素材。
5、 周五,我班同学与摄影师积极配合,愉快完成毕业照拍摄工作。
6、 祝各位家长、老师和同学们五一假期快乐,希翼同学们在假期不要忘记合理安排时间复习。
班主任寄语:
大家仿佛处于黎明前的黑暗中,只要再坚持一下,大家就会冲破黑暗,迎接光明。孩子们,大家距离胜
利已经不远了,让大家一起加油,走完高考前最后一个月!
2013届7班
1、 本周,第三次模拟考试结束,希翼各位同学家长正确对待考试成绩,总结不足,提升得分能力
。
2、 4月26日,我校高三学生进行毕业照拍摄活动。在此,表扬闫峥 胡松岩 林天雪 孙若涵 王明
旸 车依兰 李瑷存等同学积极筹划拍照。
3、 最近天气好转,请各位家长、同学注意调整衣物。
4、 本周,我班获得了纪律、卫生、宿舍流动红旗,希翼同学们再接再厉。
5、 五一假期来临,希翼各位同学珍惜时间。
班主任寄语:
越是到最后,越需要努力。十二年的辛苦播种全在这高考中收获。
2013届8班
1、孙怀远同学忍着手臂的疼痛为班级换水,值得表扬。
2、这周有李盛等多名同学主动为班级换水。
3、上周大家班连续获得了间操、纪律、宿舍三面流动红旗
4、优秀寝室:女寝218 寝室长:赵佳慧 寝室成员:赵雅楠 韩馨露 王安琪 李俐卓 高扬
男寝111寝室长:关琪 寝室成员:李松霖 幺忠岳 贾丰铨 张铭 刘祉江
5、本周22高校模拟考试结束,同学们能够认真估分,为考试作总结,祝大家能够取得好成绩。
班主任寄语:
不要自卑,你不比别人笨;不要自满,别人不比你笨。
【家教园地】
优秀的家庭教育浓缩为三句话
第一句: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我接触
过的很多的成功的父母,没有一个是轻易取得教子成功的。大家看到许多优秀的母亲都会认为他们教子
过程很轻松,说他们的孩子那么优秀,根本不用管,殊不知,这些父母看待教育问题的深度和高度是不
一样的,关键他们都做到了事半功倍的点子上,对孩子的人性教育、人格教育、独立教育做到了防患于
未然,孩子的成长心态和学习心态自然充满正能量。不成功的父母忙碌在了事倍功半的细节上,唠叨不
休,操心不止,甚至是瞎忙乎,天天在孩子的学习上牵肠挂肚,天天喊起床、日日催吃饭、刻刻提学习
,忽视孩子人格的培养和责任的担当。有的孩子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甚至教师都已经找孩子找家长谈
话了,她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在能挽回的时机中等待顺其自然,在失去教育时机的迷茫中焦虑,
并到处找专家!
我经历过的一位母亲,她的女儿在美国读博士的时候,他收养的一个男孩才读五年级,且成绩糟糕,甚
至后来她做了全职妈妈,倾力教育孩子,结果收效甚微,孩子还出现了厌学心态。当她慕名找到我,诉
说了自己的苦恼后,我根据孩子的情况和他们家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内因,她醒悟了,她最具代表的一
句话是:“大家错就错在了对孩子的一个‘爱’字上,加上他爸爸的不配合,溺爱变成了错爱,让孩子
不懂爱了!”第二天她就带着爱人再次来到大家中心,让孩子的爸爸领悟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之后回到
家像孟母那样断机教子:把孩子所有的课本烧成了一把烟灰,取消了孩子求学的资格。领着儿子在朋友
开的一家洗车店里一块打工,隆冬腊月,孩子的小手天天触摸严冬的感觉,当他哭着喊着要读书时。这
位母亲不予理睬,直到过了春节才把孩子送到我这里。我清晰的记得。这个叫张辉的孩子直到学完初二
的课程后才离开我这里。之所以要写这位母亲的智慧。就在这个春节。这个母亲约大家夫妻吃饭时。我
们才知道。张辉读高二时已经被英国的一所大学录取了。
当前这个信息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了,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考核,但似乎只有生养、
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训,好象自动就会上岗而且永远不会下岗,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每一个人在做父
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常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常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第二句: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的习惯怪罪到社会、学校、教师身上,更多的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唯独没
有唠叨唠叨、反思反思自己。其实孩子身上的所有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不良的习惯,都是大家
父母在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就像上海人说上海话吃上海菜,四川人说四川话吃川菜一样,仿佛生来就
会,而事实并非如此,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教,这就是“潜教育”,比
“显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本质教育。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
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推手,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
碍。当今在这个纸醉金迷,一切浮躁不堪的社会,我觉得大家这个民族的当务之急,不是教育孩子,而
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阳光成长。因为,当前的某些伪教育理论家已经影响了中国
几千年沉淀的民族教育学问,已经扭曲了家长的教育思想,家长越来越怕输,越来越急功近利,越来越
杞人忧天、担惊受怕!那些处于焦虑心理和强迫症状态下的父母如何能够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甚至他们
无度的溺爱已经影响了学校教育和老师的教育思想,大家当今的中国教育一切都变成“怕”字当头,不
是学校的老师“不想管”自己的学生,而是“不敢管”;老师不是不想教育好学生,可家庭的小染缸把
孩子的意志力锻造的薄如锡纸,性格飞扬跋扈,更甚者不懂事理,打爹骂娘,这样唯我独尊的孩子根本
就不把老师放在眼里,所以,哄学生、哄孩子长大绝对不是长远之计,确切说,面对现实社会的大环境
,“哄”其实就是一种“欺诈!”
第三句:好成绩都是家长的好素质帮出来的。
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社会都要有正确认识。应试教育是学校和家长都回避不了的问题,需
要学校和家长共同适应。应试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没有应试能力的素质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质
教育。
据统计,我国有近1000万“闲散”的未成年人。所谓闲散的未成年人,就是指理应在学校读书而不
愿读书,选择辍学的孩子,这其中94%是学业失败的结果,学业落后、厌学、逃学、离家出走成为当今
未成年人犯罪的四步曲。
因此,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也就成了大家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最好办法是
大家父母增负,就是大家父母能够成为孩子心灵的导师,人格培养的塑造者。对于孩子进入初中、高中
的家长来说,普遍存在一种困惑,那就是同孩子难以沟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与进入更年期的母亲的冲
突更多,不仅是因为处于内在的心理动荡期和抉择期,更重要的是两者的外部压力都很大,孩子面临的
是升学的压力,母亲面临的是事业的压力,优秀的父母在这方面大都遵循了教育底线和原则:与孩子的
沟通与人格敬重。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每一个孩子都是伴随着问题
成长的,每一个父母也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不碰到的问题的孩子是找不到的,不碰到问题的父母也
是找不到的,关键是要像那些优秀的父母们那样能够静下心来领悟教育的真谛,找到属于自己特色的解
决问题的办法,哪怕孩子不想读书了,那就敬重他的意愿,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只有吃到苦头才会回
头,我想这个道理家长都能懂!如果一头牛不喝水,你就是把他拖入水中,他也是闭着嘴抗争的,只有
让孩子抉择,他才会慎重思考自己。
在应试教育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学生的好成绩正越来越多地浸透着父母的汗水——性格锻造和人
格培养。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智力因素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胸怀,
比胸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德。遗憾的是,现在众多家长对品德教育的重视仅限于喊口号,脑子里装着
品德教育都变成了唠叨说教,眼里瞅的和手里抓的是分数,只要学习好,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孩子干,起
床需要喊、吃饭需要催、学习需要陪、成长需要劝……没有担当的孩子,心态自然处于熟视无睹、将错
就错、有惊无恐的状态。
意志、胸怀、品德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
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这些正是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大家在看成功人士
的人物传记时,常常都会对主人公的成长轨迹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原因就是这种成就动机对一个人的
影响巨大。
让孩子养成大襟怀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能做好的表率外,就是让孩子多读名著,多读伟人的传记,
让孩子从小学会用伟人的眼光来看社会和自己。
辽宁省实验中学营口分校高三年级组
2013年5月4日